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主 页 > 临时展览
   
鞍山市博物馆举办《匠心独运——沈阳故宫建筑艺术展》图片展
展期:
地点:{Lankecms_addRess}
主办:{Lankecms_zbdw}
    
  
     为丰富鞍山地区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鞍山市博物馆联合沈阳故宫博物院于2018年7月27日——8月20日 ,举办《 匠心独运——沈阳故宫建筑艺术展》图片展。本次图片展共有60块展板,展出地点为鞍山市博物馆一楼大厅。展览运用图片的形式全面介绍沈阳故宫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位于海城析木的皇瓦窑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烧造宫廷琉璃窑址,它参与过沈阳故宫等建筑的兴建和维修,除沈阳故宫外,还有清福陵(沈阳东陵)、清昭陵(沈阳北陵)和新宾满族自治县清永陵(在博物馆地方史展厅中有关于黄瓦窑的介绍并有实物展示 ) 。通过此次展览 ,不仅能感受到清“御窑”琉璃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在经历了300多个春秋的风雨剥蚀,迄今仍保持着古朴、典雅的美丽色彩;而且使人们从中了解清代宫殿的建造史 ,也能从侧面了解一个弱小民族崛起、发展的艰难历程,有助于探究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第一单元:沈阳故宫的营建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基本建成于1636年,乾隆年间又有大规模改建与增修,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存建筑114座,500余间,院落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盛京皇宫便作为陪都宫殿,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祭祖谒陵,每次都要在盛京宫殿临政或驻跸,与此同时,清廷将大量皇家珍藏送贮盛京宫殿。数十万件宫廷文物、国史秘籍、工艺品等由北京运送至盛京宫殿陈设和收藏,使这里成为与北京故宫、热河行宫并存的清代皇家文物宝库。沈阳故宫,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建并使用的宫殿,又称“盛京皇宫”。沈阳故宫历经近四百年的沧桑,至今仍基本保存着清代中期形成的宫殿格局和建筑风貌。它与北京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明清皇宫建筑群,而沈阳故宫又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沈阳故宫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单元:沈阳故宫的建筑特色     

清沈阳故宫的建筑,以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和满族特色著称。体现在建筑的布局、造型、营造、装饰、使用功能等各方面,成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独具特色的杰作。

第三单元:沈阳故宫的建筑工艺

沈阳故宫建筑造型主要包括硬山式和歇山式,以大木架结构为主体,以木、石、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结构的主要结合方法,屋顶采用“黄琉璃绿剪边”的瓦饰,彩画、雕饰极具自身的特点。精巧的构造,完美的细部处理,以及中国传统手法的运用,使沈阳故宫的建筑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观赏魅力。
     从总体看,沈阳故宫的东路和中路代表了清朝早期在入关前的建筑形式,它们与明朝宫殿建筑相比较,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从建筑的总体布局看,沈阳故宫既继承了汉族宫殿的传统,又表现了自己民族的特点。无论是东路还是中路的建筑都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来布置的。东路大政殿居中,10座王亭左右对称地分列在前面;中路的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等主要殿堂均安置在中轴线上,两边各有配殿布置组成前后几个院落;宫殿还是前朝后寝的格局;这些都是汉族传统的形式。但是东路的十王亭却表现了女真族后金国的传统。中路的后寝部分建在高台上,形成前殿低,后宫高的格局,与明朝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高居于高台基之上,内廷后三宫低于前朝的布置恰好相反。这种宫高殿低的形式与女真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女真族长期生活在长白山区,习惯于居住在高台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后曾经在新宾、辽阳等地建造宫室,这些建筑也大都建造在高地之上,或者在山地上加筑高台,在高台上再建宫室,这种习惯也自然地带到了沈阳故宫。
  第二,在建筑形式上,沈阳故宫还没有完全掌握明朝已经形成的宫殿建筑的传统式样。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乾清宫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保和殿、太和门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其他建筑也分别按不同的等级而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在建筑构造上反映出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在沈阳故宫,最主要的大政殿却用了八角形重檐鑽尖式的屋顶,崇政殿只用了最一般的硬山式屋顶,从建筑风格上就没有反映出这些建筑的地位,它们只有靠装饰来显示建筑的重要性了。例如在崇政殿内设置了一座讲究的宝座,宝座下有木台,座上加设了有顶的凉亭,称为堂陛,堂陛的梁枋、御座和屏风上都布满了木雕装饰。殿内顶上虽然没有做天花,但在梁枋上也都绘满了彩画,使简单的硬山顶的崇政殿内依然显得十分华丽。
  第三,在建筑装饰上,沈阳故宫既沿用了汉族建筑的传统装饰,又可以看到满族、蒙族地区所特有的一些形式。龙作为皇帝的象征,也被沈阳故宫广泛地采用,大政殿的正面檐柱上特别做了金龙盘绕柱身,龙头探出,左右相对,在中间的枋子上安了一颗带火焰纹的宝珠组成一幅立体的二龙戏珠图案。大政殿内的藻井中央也有满涂金色的木雕龙。在崇政殿和大清门的檐廊内,连接内外柱子的短梁完全作成了一条龙的形式,龙头和龙爪伸出在外檐柱子的外面,龙身插入内柱,有的还将龙尾伸入到室内,形象十分生动,这种式样和风格在汉族官式建筑中是很少见到的。琉璃很早就成为宫殿建筑的装饰材料,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建造沈阳故宫时,因为有附近海城烧琉璃的基地,所以大量地应用了琉璃构件来进行装饰。主要宫殿的屋顶用黄琉璃瓦,有的在四周加用了绿琉璃瓦的边;在硬山屋顶的崇政殿上,除了全部用琉璃瓦顶外,还在左右两头墙面的博风板和正面墙头上全部用琉璃装饰,几条屋脊和博风板上满布着琉璃的龙,一条接着一条,每条龙的龙头前还有一颗宝珠,龙是蓝色的,中间还有绿色的水浪,在黄色的底子上,色彩十分鲜艳,在屋顶上组成为一条夺目的彩带,极大地加强了这座宫殿建筑的表现力。
  从沈阳故宫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几方面都可以看到清朝早期建筑的一些特点,这就是一方面反映了本民族原来的政治状况和生活习惯,同时也采纳、沿用了汉民族的传统形式和技法。它说明清太祖和清太宗在建造清皇宫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吸收汉、蒙各民族较为先进的技艺,注意召募汉、蒙各民族的工匠艺人,使沈阳故宫的建筑具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cykjcms_bottom1}